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
首      页 会议日程 会议介绍 会议简报 会议动态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议动态
 
 
全球低碳发展的政策与行动

2010年5月8日下午,“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分论坛二:“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该分论坛由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承办。与会者围绕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思想交流。

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现状和发展方向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使能源消费增长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中国一直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相应方案及措施,提出了自主减排目标。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何建坤认为,1990年中国碳排放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现在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今年年底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20%。中国在能源使用效率上有显著提高。中国面对的问题是,高耗能产业发展速度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的调整抵消了技术进步的效果;可再生能源,核能发展迅速,风电装机连续3年翻番,替代化石能源趋势明显,缺点是基数比较低,新增可再生能源尚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应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新型产业;抓住世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统筹国内与国际、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之路。实现保护全球气候和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林而达提出四点看法:第一,当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有理由要求排放大国减排;第二,中国已经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努力;第三,敦促发达国家兑现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支持和技术转让;第四,继续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认为,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反映出全球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加快促进经济发展低碳化是非常必要的。以尽可能少的碳排放实现尽可能大的经济发展。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低碳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和突出贡献。中国多项低碳产业发展位居世界第一或前列。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相应的低碳发展目标,并准备为实现目标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面临的困难是,中国工业化还远未完成,承担减排的任务艰巨,而某些早已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仍未达到合理的减排水平;中国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耗特点;中国能源消费中煤炭70%仍然是主体,并且短期内难有大的转变;一些产业能耗过高。

今后具体措施:(一)进一步提升低碳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十二五规划;(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提高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抓好耗能大户节能工作;(四)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五)完善低碳发展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六)加快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的研发;(七)积极发展低碳建筑;(八)加大发展低碳型家庭方式的转变;(九)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和引进先进的国际技术。

二、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存在的差异

美国巴克莱资本董事、罗斯福四世认为,美国面临的问题既表现在立法领域,也表现在实际应用领域。关于环保法案,美国参、众两院存在很大争论。而美国发电行业,由于美国电市场供过于求,节电必然损害电力公司利益。作为一个银行家,罗斯福四世认为,清洁技术公司上市融资,是发展绿色能源经济的重要途径,包括私募基金。另外,政府减税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能源环境政策部副主任瑞图·马图尔先生认为,印度主要是解决贫困人口的能源使用问题。印度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人口大国已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帮助贫困人口应对一些极端的气候问题是印度的重要任务。印度还没有制定相关法律。目前印度面临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教育和男女平等诸多挑战。印度能源使用效率相较于发达国家是非常低的,主要是因为能源短缺,大约有4亿人还用不到电,90%农村人口以传统的方式做饭。如何持续地满足未来能源需求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政府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印度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发展太阳能是其中重点之一。

瑞典隆德大学工业环境经济世界研究所所长托马斯·约翰森提出了“全球能源评估”的问题。托马斯先生认为,能源问题的挑战需要我们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可能对个人和公司没有直接的好处,但对整个社会是有益的。当前气候的变化已经突破了2℃的安全线,而瑞典1990年到2008年的经验表明,减排目标是可能实现的。托马斯先生的评估发现,要把技术和资源结合在一起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认识到这一点。

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劳伦斯·蒂比亚纳认为,“欧洲促进低碳发展的行动”要制定差别化的能源排放标准是很难的,欧盟把碳交易市场作为减排的重要方式,ETS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讲,欧盟正朝着它的目标前进,这一目标实现需要碳交易市场,但又不能仅仅依赖碳交易市场,碳配额需求并不旺盛,影响了它发挥作用的能力。

韩国气候变化大使郑来权介绍了韩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韩国政府已宣布,低碳绿色增长是韩国追求的增长方式;韩国去年通过了绿色基本法;推出了绿色发展的专项计划;韩国的目标是相对于2005年,2020年实现30%的减排;韩国政府拨款支持相关计划的实施。韩国建议建立东亚气候合作伙伴关系机构,鼓励国际合作,构建全球化的合作网络。目标是东亚国家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解决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的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减少对于化石燃料的消耗,短期是节能减排,长期要治本,即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苏塞克斯能源组主任吉姆·沃茨森认为,首先,从科研角度,虽然有一些挑战,但还是取得了进展,而政治方面却遇到了更大的困难。虽然在目标上很多国家正在朝着2020的目标接近,但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同时实现高增长和低排放的实例。政治领域应尊重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未来联合国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能源基金会主席艾瑞克·海茨认为,首先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来实现减排,哥本哈根会议的特点是各国首脑和官员的参与。2℃的最终目标实现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发展低碳经济,非常赞赏国家基金对低碳经济的支持。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能源与气候高级研究员威廉·钱德瑞认为,中国目标与其他国家承诺是没有联系的,中国减排成果显著。美国必须采取行动减排,美国政策环境反映出奥巴马政府是支持采取减排行动的。中美在这方面的合作应该加强。应该通过公约方式使哥本哈根协定具有约束力。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理事长大垣真一郎先生认为,应该关注低碳发展政策和行动。通过对二氧化碳情况观测,低碳社会需要有整合的政策组合,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帮助制定国家政策。

独联体国家跨政府合作组织专家、工作组主任拉丽萨·卢班认为,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俄罗斯通过生态安全保护系统来保护环境,不仅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而且有强制性执行措施加以保障。

信息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