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9日下午,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完满结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主持大会闭幕式,欧洲议会议员普罗迪作主旨发言,六个分论坛代表作了汇报发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王春正作大会总结发言。。
一、适应多极化趋势,改革多边国际组织
普罗迪在发言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事实,不容回避。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无休止地利用资源、能源,从而产生各种污染,影响人类健康,促使全球变暖,造成气候变化。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推行能源节约、提高能源效率、实现能源多样化,从而减少排放量;二是建立更简单、通用和为全球所接受的制度,持续性减少化石燃料;三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持来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项目承诺资金的使用需要有效地利用和监管;四是确立一个更加公平的责任分担原则。
因此,需要就目标和方法达成全球共识和有约束性的协议。他认为,该协议应基于公正和公平分担责任想原则,以实现“气候正义”。对于国际合作,他强烈主张对国际平台做出变革,以适应多极化发展趋势;应改革联合国组织,使得安理会更民主。同时,要重新界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责。最后,他提出,为建设一个和平的全球共享的未来,需要完成三个历史性转变:一是能源构成转变;二是从具体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三是认识深化的转变。
二、六个分论坛代表综述
六个分论坛代表逐一进行了汇报发言。
论坛一代表指出,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下位概念,包括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和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两种形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完善绿色法规经济标准,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创新和应用绿色技术,提高人们生产、消费的绿色意识。国际合作中,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体系。
论坛二代表认为,国际合作应尽快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将国际合作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
论坛三代表表示,发展绿色经济机会与挑战并存。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应联手应对挑战。政府应颁布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制定有关标准和规范,引导社会培养一种健康节约型的生活方式。
论坛四对能源危机、技术出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及国际合作等四个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能源的短缺需要技术突破,但存在技术、经济、系统是否兼容的问题。国际合作中,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平等互利,要体现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加强南南合作,优势互补。
论坛五主要讨论了碳价格、资本市场、政策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政策和监管的环境等问题,特别是能效标准、清洁能源投资、环境融资等问题。
对如何加强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论坛六代表认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非常紧迫,社会各个方面、媒体、普通人都要参与进来,要在各个层面尽快展开,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要增加科技投资,提高公众意识。
三、大会取得了三项主要成果
王春正同志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此次会议提出了很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得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结论,这对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今年年底在墨西哥召开的坎昆会议取得成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会议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是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成为会议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涉及全球共同利益,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加强合作,充分沟通。坚持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二是明确了将共识变成实际行动的路径。各国政府、企业需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会议所形成的共识和提出的建议变成政府决策和社会参与,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从而为经济在中长期内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肯定了智库在绿色发展中作用。此次会议是国际知名智库的一次盛会,是用国际思维讨论全球性议题的新实践。在绿色发展中,应充分发挥智库的智力支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