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
首      页 会议日程 会议介绍 会议简报 会议动态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议动态
 
 
国际社会共同促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2010年5月9日上午,“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分论坛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该分论坛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承办。与会者围绕如何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展开了讨论。

一、对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的评价

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评价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较低。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项目总监金·卡斯滕森认为,中国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没有足够的资源,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1/3和1/4。因此,中国不仅要提高应对气侯变化能力,同时还要提高适应能力。能力建设不仅要考虑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利用技术。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持相反观点。他根据该研究所评价模型(MRV),通过比较各国能力影响因素,包含立法、经济政策、税收、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可再生能源、核电、公民意识、减排效果等给出总体评价。通过定量分析,包括NHP程序分析法,给出打分:中国4.5分,日本4分,英国3.5分,美国3.5分。打分结果显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领先于西方发达国家。

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杨文昌认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有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应对气候变化急迫性认知能力;需要教育、媒体和非政府组织(NGO)都负起责任来,让这种意识在人们脑子里扎根,改变人类日常生活习惯。(二)政府应采取适当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引导企业走低碳经济之路,通过税收、信贷政策支持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对高能耗、高排放产业进行严格限制。中国政府采取“铁腕”政策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值得肯定的。(三)必须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各国观点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不能用一个尺度和标准衡量。各国发展阶段不同,不能要求一个国家承担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必须尽到最大努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国际社会也只有坚持“共同和有区别的原则”,才能落实公平和消除分歧。资金和技术问题必须落实,但现在存在的是技术问题,不是钱的问题。世界银行应该在转让技术上发挥积极作用。(四)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目前唯一机制是“联合国世界气候大会”,过去达成《京都议定书》,形成“巴厘路线图”,积极作用不容否定。有人提出大国合作机制,这固然重要,大国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但不能替代联合国作用。(五)加强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媒体对话与交流。要把科学家的语言转化成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话加以传播。

金·卡斯滕森认为,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重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政策和治理方面,非常重要的就是法律体系必须具有权威性,政策必须有连贯性,治理手段必须具有有效性,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低碳发展成败。另外,政府必须有一个非常好的体系,使得这些相关体系之间能够相通,要建立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和相关政策体系。第二,劳动技能是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因素。劳动技能在各个行业中都很重要,不仅涉及到尖端劳动力技能,而且涉及到普通技术工人技能。要采取一种统筹方法,以便确保我们不仅有顶尖的科学家,同时也要保证在工厂工作的普通技术工人也有非常好的技能。第三,系统整合与协同非常重要。以能源和碳数据统计为例,当需要建立一个能源消耗与碳强度统计与监督核查机制时,不仅涉及到统计数据采集和论证,同时也要明确考核机制和发现不实数据时应该如何进行惩罚,要确保所有数据采集都有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可信。没有正确数据,就不可能做出正确决策,就不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三、能力建设的两个重点: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保护

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保护是该分论坛中的两个热门话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认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任务,到2020年有两个重要任务要完成:一是新增一千亿斤粮食的需求,由于人口增长需要,不可避免增加能源消耗,无论从改革田地,还是增加灌溉能力,都需要能源支持;第二,面对气侯变化,中国已经承诺自主减排,单位GDP能耗下降40%到45%,农业指标虽然目前没有分配到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但农业的GDP的总量大概占国家GDP总量的10.5%。

在开发适应气侯变化技术和适应气侯变化方法,林而达建议采取六个步骤,建立一个适应气候变化的框架。第一,确定气侯变化风险,现在、未来变化趋势风险;第二,气侯变化整合发展目标;第三,识别潜在技术;第四,对措施进行优化评估;第五,对措施进行实施;第六,进行监测与评估,并且不断地更新,开始新一轮识别。

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办公室淡水气候适应主任约翰·马修认为,水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有关水的问题,主要是水的管理。从全球看,大多数水管理又归结到水资源的基础设施上。比如水如何发电,如何提供城市饮用水,如何浇灌农业等。让水作为我们应对气侯变化的工具,必须理解气侯变化是什么,而且也要让那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者和出资人能够理解气侯变化,这是我们能力建设的一个目标。

约翰·马修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减少生态系统受损而采取的措施和原则:(一)要为未来复杂情况做好规划,基础设施修建应立足于复杂气侯条件和发展状况(二)定期进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有关数据;(三)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系数。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徐明认为,面对气侯变化我们可以做三件事:第一,针对人为活动引起的气侯变化。这是国际社会关注的减排问题,这是解决气侯变化的根本。第二,适应气候变化。由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目前排到大气里的二氧化碳还要长时间地待在大气里,未来十几年、上百年的大气不会很快改变,即使现在将行动付诸实施,也必须学会如何和变暖的气侯共处,自我调整以适应气侯变化;第三,听天由命,我行我素,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把风险留给子孙后代将会使地球生命系统置于未来更大的风险。

信息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